高考結束,不少學生家長開始熱衷組織“謝師宴”,以表達對老師的感謝。但今年,成都市多所中學不約而同地發出通知,不允許參加任何形式的學生答謝老師的謝師宴。“高考前,學校開家長會,老師明確表示,將謝絕參加任何謝師活動。”成都市金牛區一高三考生家長告訴記者。(6月9日《成都商報》)
  高考過後,師生之間一段美好的青春時光也隨之落下帷幕。在此之際,學生想要通過某種方式表達對恩師的感念之情無可厚非,“謝師宴”便在這樣的語境下產生。通過宴請的形式感念師恩,雖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,學生向老師表達感激之情,教師也能感受到學生的心意。但不可否認,當下的“謝師宴”已經並非簡單的感念師恩,其中夾雜的種種不正之風更是讓“謝師宴”變了味。
  今年一月份,教育部印發了《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》,其中明確規定,教師“索要或者違反規定收受家長、學生財物”的行為有違師德,而一些教師借“謝師宴”之際收受學生家長的財物已是不爭事實。因而,學校發通知禁止教師參加此類活動無疑是對部分教師師德的糾偏。此外,不少“謝師宴”也都是學生考上大學後的慶祝活動,學生家長熱衷舉辦“謝師宴”其實也並非單純地感念師恩,而更多是想藉此機會來向眾人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多麼優秀。再者,越來越豪華的“謝師宴”勢必會“綁架”那些家境一般的學子。舉辦“謝師宴”,自身經濟實力難當;不舉辦的話又怕他人說閑話。不知不覺中,原本用來感念師恩的“謝師宴”成了敗壞師德師風、增加家長負擔、助長不正之風的源頭。
  學生有心感念師恩自然值得表揚,但為人師表,其實並不需要學生用宴請的形式來表達對自身的感激之情。一來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,對學生的無私奉獻應是每位教師的工作常態。在教師眼裡,學生能有一個好的未來便已是對師恩最好的回報。二來,感恩師恩有多鐘方式。宴請既會增加家長的負擔,同時又不利於良好師德的維護。若學生真有心感念師恩,不妨趁高考之後的閑暇回憶高中生活,寫幾封信寄給老師。再或者,約老師一起出游、到恩師家中舉行一次師生之間的“友情聚餐”,這些都要比“謝師宴”更加有意義,也更能體現學生的用心。
  社會中形成尊師重教之風值得弘揚,但尊師重教也應回歸到最本真的狀態上。學生感念師恩,最重要的是能記住教師曾經的教誨,凸顯自己一顆感恩之心,而無需以豪華的宴請來表達對恩師的感激。與其讓“謝師宴”的負面影響為人所詬,倒不如改成“謝師言”,以此來讓師生之間的情誼得到長久的維護。
  文/王瑤  (原標題:感念師恩何必非用“謝師宴”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v98zvgrh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